联系电话

  400-0092-120

节假日不休就诊时间

08:00-17:30

眼科科普

谈“膜”色变


更新时间:2025-08-23 本文编辑: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


12-250R3155S3519.png

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(RP),也称为毯层视网膜变性,是一种进行性、遗传性、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,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,夜盲,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,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。

本病为遗传性疾病。其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、显性与X性连锁隐性三种。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多,显性次之,X连锁隐性遗传最小,双基因和线粒体遗传也有报道。

不同遗传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有不同的特点:

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:最轻微的类型,青年时期发病,也有部分病例是 50 岁以后发病就诊。

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:常青少年时期发病,病情较重,但是研究发现该型患者在发病年龄和临床表现方面变异较大。

X 连锁遗传型:发病较早,病情较重,病情发展快,常并发高度近视眼。

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变异较多,典型症状为:夜盲,视野收缩,眼底视网膜色素沉着。

  • 夜盲:表现为暗环境中视力较差,视物不清。

  • 视力下降:在病程后期逐渐出现视力下降,但不同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出现视力下降的时间早晚有差别,另外,发病年龄越小,该症状表现得越重。

  • 视野缩小:最早表现为小暗点,逐渐发展为管状视野。

  • 视网膜表现:早期视乳头颜色变淡,动静脉血管变细,周边部视网膜骨细胞样色素沉着等,晚期表现为视乳头蜡黄色萎缩,视网膜血管纤细,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范围扩展至后极部视网膜,视网膜萎缩变薄。

  • 白内障:常见的表现之一,视网膜色素变性会增加后囊下白内障的发病概率。

  • 近视:X 连锁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会增加近视发生率。

虽然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治疗难度大,但患者不必过于悲观。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措施,可以减缓病情发展、提高生活质量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。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底、视野及眼电生理检查,以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的并发症。


文字 | 中医眼科